漫說“照鏡子”
在中國歷史上,有一個皇帝十分注意照鏡子,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。不過他的“照鏡子”是另一層意思。公元643年,他十分器重的大臣魏征病故,李世民大哭,說:人用銅作鏡,可以正衣冠;用史作鏡,可以知興替;用人作鏡,可以明得失。魏征死去,我喪失一面鏡子了。
一個皇帝居然為死了一個臣子而如此傷心,這是為何?原來魏征不是個普通官員,他是李世民的“鏡子”。魏征在朝中任諫議大夫,他的職責就是對皇上“進諫”。用現代語言來說,就是提出批評建議。魏征十分盡職,在他任期內,先后提出數百次“諫言”。有時候,他的批評很尖銳,甚至當庭與李世民發生爭論。但最后李世民還是采納了他的諫言。原因是李世民心中有個最大的憂患,就是怕本朝重蹈隋朝滅亡的悲劇。前車可鑒,豈能忘懷?他明白,魏征的批評是為了維護本朝的大局。
有一回,李世民問魏征:人君怎樣才能明察天下事,不致被蒙蔽呢?魏征回答:“兼聽則明,偏聽則暗”。就是說,遇事要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。李世民采納了這個忠告,在處理朝政中基本做到了這一點。
唐太宗執政23年,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,史書上稱為“盛唐”。后人認為,李世民執政所以取得成功,重視“納諫”,注意“照鏡子”,起了很大作用。盛唐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座豐碑,也是后世的一面鏡子。
李世民重視“納諫”的開明之舉,值得我們學習。
何謂“納諫”?說白了,就是接受批評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,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老話。但現在有些干部把它淡忘了。在一些單位里,幾乎聽不到批評之聲。原因之一,就是他們對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。李世民害怕重蹈隋朝滅亡的覆轍,說明他有強烈的危機感,這是他“納諫”的動力。現在有些干部安做“太平官”,形勢大好,成績卓著,聽到的是一片贊揚聲。現在不已是太平盛世嗎?既然如此,又何必自找麻煩去搞什么批評?一個單位的負責人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,安于現狀,不思進取,上下一團和氣,就不可能創造性地去開展工作,最后就會弄得處處被動。
如何聽取各方意見,也大有學問。“兼聽”與“偏聽”,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聽法。有的干部喜聽順耳的話,聽報喜則樂,聽報憂則皺起了眉頭。聽到一些比較尖銳的批評,更沉不住氣了。這種“偏聽”不可取,是要誤事的。聽取批評要有寬宏的氣度,要讓人說真話。作家巴金說過:“說的真話不一定是真理,但真理是在真話的基礎上產生的”。
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傳統法寶不可丟。“照鏡子”是進行自我批評的一種好方法。我們不妨按照各自的情況,經常照一照。